主页»会员单位»【会员单位】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
发布日期:2021年07月05日

【会员单位】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

北京圜晖科技有限公司,是依赖股东自有投资创建的高科技、工业软件开发企业。


我们专注于三维模型轻量化标准及其应用工具的研发,研发与管理团队包括来自三维设计软件开发、轻量化压缩、编辑渲染、智能制造市场营销等领域的行业专家,全职员工8 人,外协软件开发专家 14 人。


公司平均年龄 41 岁,绝大部分在装备制造、CAD 设计等领域从业超过 16 年,拥有全职技术团队成员 5 人,其中技术总监兼产品总监 1 人,三维模型渲染产品总监 1人,软件测试、应用开发人员 3 人,兼职团队 14 人,主要负责代码实现、技术测试等工作。


疫情期间得益于我们的在线协同研发机制,所有工作顺畅、高效进行,研发投入迄今累计超过 170 万元,截止目前签署自主软件销售及服务合同 191 万元,全国各行业企业用户试用许可证版本超过 500 套。企业产品获得用友集团用友 PLM 的软件 OEM 认证及合同,在用友 PLM 中作为美国甲骨文公司 Autovue 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工具。


圜晖科技主导的CLE 数据标准是中国唯一底层代码自主、可控的三维模型轻量化标准容器。所有数据来源于对企业三维设计成果的无损转换与轻量化压缩,保留了几何拓扑、零部件装配关系、BOM 物料表、PMI 制造参数信息等重要设计数据,尤其擅长支持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轨道交通、汽车、机床、石化、能源、电力等重大装备装置、建筑等超大模型的长周期存储、数字化样机和流畅显示。转换后的 CLE 数据可以进行精确测量、剖切、装配、动画编辑、渲染、VR、视频输出、交互式技术手册制作等,具备相对完善的工具型闭环应用环境,擅长与各类企业应用软件系统或平台(MIS、ERP、MES、MRO、PLM 等)的集成。


中国社会正在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广泛实践,除了设计过程、制造过程的创新,中国企业家同时面对着管理模式创新、运营模式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,呼唤着三维模型能够走出研发中心的深闺,脱离特定软件、平台和能力的束缚,成为企业关键、重要的知识、数据、信息、协作载体,为企业内部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广泛、深入协同发挥重要作用,圜晖科技的研发着力点恰好在此。


目前 CLE 数据转换、压缩覆盖美国 Autodesk(Inventor、Revit)、美国 PTC、法国达索(CATIA、Solidworks)、德国西门子(UG/NX)、美国 Adobe(FBX、OBJ、STL)等垄断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,正在全力突破美国 Bentley 软件的针对性研发,所有的转换均依赖上述西方软件的标准化、公开接口,无任何特定的技术依赖途径。


企业应用CLE 模型及其工具,熔断三维设计数据对西方三维设计软件的本源性捆绑, 帮助制造业企业、建筑业企业大幅度减少对西方设计软件的依赖程度,同时促进三维模 型数据在企业内部管理、研发、创新、营销、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,提供低成本的“数字样机”、“数字孪生”、“虚拟现实”中国方案,在企业之间供应链协同中进行安全、互联的三维模型数据共享,以交互式技术服务手册、用户手册、运行维护手册的方式明显改善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。


圜晖科技已获批 7 项软件著作权(通用三维模型转换器,软著登字第 4477001 号;通用三维模型工程设计平台软件,软著登字第 4477013 号;通用三维模型增强渲染器软件,软著登字第  4612494  号;通用三维模型动态文档出版平台软件,软著登字第4508039 号;通用三维模型动态文档学习器软件,软著登字第 4508049 号;通用三维模型阅读器软件,软著登字第4476952 号;通用三维模型互联网浏览器控件软件,软著登字第 4493221 号),5 项软件著作权审批中,2 项发明专利审批中(三维模型的数据轻量化存储方法及装置,201910660291.X;三维模型数据的传输方法、服务器和用户终端,202010342053.2),1 项商标权审批中(SCLE)。


圜晖科技于 2019 年 11 月 20 日获批“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”( 编号: 20192040701601),目前正在破格申报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。



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featuremaker.com/

网站声明    指导单位:北京市亚新体育手机版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   主办单位:亚新体育手机版    技术支持单位:北京鸿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

Copyright @ 2020 cbd-her.org All Right Reserved 亚新体育手机版   京ICP备20019440号